中醫治療消渴與現代醫學糖尿病的發展特點

中西醫對於治療糖尿病的觀點有所不同。中醫學治療消渴病的經驗可用於改善糖尿病患的臟腑功能,改善氣血循環,從而提高胰島素敏感性。

傳統中醫學並無糖尿病的病名,但參考現代醫學對糖尿病的症狀表述,學界普遍認為糖尿病與中醫的「消渴病」相類似。了解中醫針對消渴病的學術觀點和治療發展,再與現代醫學看待糖尿病的觀點進行對照,將能更全面地認識到相關代謝問題的預防和改善方法。

中醫治療消渴病的歷史根據

中醫學治療消渴病的歷史根據和學術理論發展最早可追溯至《黃帝內經》,書中又有「肺消」、「脾癉」、「消癉」等表述,均為「消渴」的別稱。

書中《素問.奇病論》就首先描述了消渴病的症候:

「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

接著再解釋了消渴病的病因:

「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

最後簡要地提及了消渴病的治療手段:

「治之以蘭,除陳氣也[1]。」

以書面語意譯,原文的意思大概是:

黃帝問岐伯關於口中有甜味這一症狀的病因,岐伯回答指這屬於「脾癉」的症狀。當人食入酸、苦、甘、辛、鹹,五味的食物,脾胃會負責運化食物當中的精氣,如果平日過量進食肥甘厚味的食物,容易令脾胃運化失常,內熱由生,食氣上溢,因而出現口有甜味的症狀,日久就會轉化為消渴。最後岐伯建議用蘭草來治療,以祛除體內久積的濁氣。(蘭草即現今中藥「佩蘭」的古稱,參考 香港地區濕氣重 製作佩蘭藥膳有助化濕和中 了解更多佩蘭的功效及食療介紹)

當中的「內熱」正是人體出現消渴症的原因,中醫認為內有燥熱會不停消耗掉身體的津液和元氣,導致患者容易有口渴、口乾欲飲的症狀,所以古代醫家將本病取名為「消渴」。另外《黃帝內經》的《靈樞.五變》篇說明了本病與五臟虛弱有關:「五藏皆柔弱者,善病消癉。」整合起來提示了五臟虛弱,再加上食飲不節而產生內熱,就是造成消渴的主要原因。

而根據內熱偏重的部位不同,因而又出現了「肺消」、「膈消」、「脾癉」等別稱。明代醫家王肯堂就以《黃帝內經》的觀點為基礎,將消渴分為上、中、下三消:

「渴而多飲為上消;消谷善饑為中消;渴而便數有膏(即小便頻而混濁)為下消[2]。」

針對「體虛有內熱」的體質特點,中醫治療消渴的大原則是滋陰清熱。清代醫家程國彭在其著作《醫學心悟.三消》中按照上、中、下三消分別提出了治療原則:

「三消之症,皆燥熱結聚也。大法,治上消者,宜潤其肺,兼清其胃,二冬湯主之;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腎,生地八物湯主之;治下消者,宜滋其腎,兼補其肺,地黃湯、生脈散並主之[3]。」

值得注意的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往往兼顧到身體整體狀況,如上述引文所指治療在上部的「上消」問題,考慮到在中間的胃火很有可能上犯傷肺,所以在上消的階段就要在潤肺的同時兼清胃火;治療「中消」及「下消」時亦是同理,中醫會將五臟的連帶影響和制衡關係納入治療大綱裏面,甚少會獨治一臟,而這亦是中醫與西醫治療用藥的不同之處。

西醫如何看待糖尿病

西醫認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原發性糖尿病是由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不佳引起;而繼發性糖尿病則是指由其他疾病,例如慢性胰臟炎或長期服用類固醇等誘發的糖尿病。本文主要討論原發性糖尿病。

遺傳因素、肥胖、缺乏運動、不良飲食習慣等均是糖尿病的常見的病因。典型症狀為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輕等,俗稱「三多一少」。上文提及的口甘也是糖尿病的常見症狀之一,是由於血糖過高刺激味蕾所致。針對代謝問題,西醫的常見治療是口服降糖藥或注射胰島素,配合運動及營養教育計劃,務求穩定血糖水平,預防併發症。

那麼,消渴病等於糖尿病嗎?

雖然中醫對消渴病的描述與糖尿病相類似,但並不能將兩者劃上等號。中醫和西醫在看待疾病和病人身體的角度有根本性的差異:中醫著重整體觀念,治療生病的人;西醫針對胰島素分泌或敏感度不足,治療疾病本身。如果按照中醫對於消渴病的症候描述去對照,其實與西醫學的甲狀腺功能異常、腎功能衰竭、泌尿系感染等病症亦有相吻合之處,所以消渴病涵蓋的疾病層面很廣,但核心的問題都是「五臟虛,有內熱」,這種體質在臨床上可以有各式各樣的症候表現,並不能單純因為「多飲、多食、多尿」等症狀描述而將消渴病跟糖尿病劃上等號。

中西醫結合治療有助控制血糖水平

雖然消渴病並非等同糖尿病,但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可以取長補短,提高療效。中醫可以調理臟腑功能,改善氣血循環,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西醫可以快速降低血糖,控制病情。兩者相輔相成,有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

常見問題一、糖尿病的併發症有哪些?中醫可以幫助預防嗎?

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分為急性併發症和慢性併發症。急性併發症包括糖尿病酮酸中毒、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低血糖症等,若延遲診治可造成生命危險;慢性併發症則包括大血管病變,如心、腦血管疾病;小血管病變,如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等等。

而中醫在歷代醫家的著作中亦有對於消渴病常見變證(即併發症)的描述:

隋代《諸病源候論·消渴候》明確指出了本病易發癰疽(皮膚瘡瘍的一種);金朝·劉完素在《宣明論方·消渴總論》中指消渴可變為雀目或內障,與西醫所指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應。

中醫學對於糖尿病誘發併發症的機理描述可能未如詳盡,但由於中醫治療原則重在改善病人整體體質,從而達至預防併發症的效果。近年的醫學統合分析報告亦反映中藥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緩糖尿病的惡化[4],以及改善心血管的健康狀況[5]

常見問題二、哪些中藥可以降血糖?

中醫的用藥原則是辨證施治,並無單一可以降血糖的中藥,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徵,採用相應的方藥進行治療。常見的體質和治療方法包括:

常見體質對應的症狀治療方向常用中藥
肺陰虛燥熱明顯者煩渴多飲,口乾舌燥,舌邊尖紅等潤肺生津,兼清胃火生地黃、麥冬、天花粉、黃連等
胃熱熾盛明顯者多食易饑,口渴,大便乾結,舌苔黃等養陰清胃,兼滋腎水生地黃、玄參、知母等
熱傷胃陰,氣陰兩虛者口渴引飲,食欲不振,肢體乏力,大便溏薄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黨參、白朮、山藥等
腎陰虧虛明顯者尿頻量多,混濁如脂膏,或尿甜,腰膝酸軟,皮膚乾燥瘙癢等滋補腎陰,兼補肺氣熟地黃、山萸肉、五味子等
腎陰陽兩虛者病史較長,小便頻數,混濁如膏,甚至飲一溲一,四肢欠溫,性慾低下等溫陽補腎,滋陰固澀附子、熟地黃、肉桂等

可以看到地黃是中醫治療消渴病的常用藥物,其味甘,根據經過炮製與否可分為生地黃及熟地黃,兩者的寒溫特性存在差異,所以歷代醫家多數分開用之,以針對不同病人的體質狀態。(參考 生地熟地功效有異 煲湯調補之前要知道的事 了解有關生地黃及熟地黃的功效及食補注意事項)

而中醫用地黃治療消渴病,主要是因為地黃有滋陰清熱的作用。近年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亦反映地黃有助減緩糖尿病合併第3期腎功能衰竭患者的惡化情況,對此類患者腎絲球過濾率的估算值(eGFR)及蛋白尿的指數都有穩定作用[6]

常見問題三、糖尿病人可以接受針灸治療嗎?

糖尿病患者由於小血管的循環較差,容易出現傷口難以癒合的情況,而中醫針灸具入侵性,一般患者接受針灸治療後都有機會出現少量皮下出血、瘀斑的情況,但假如糖尿病患經藥物治療後血糖控制穩定,是可以接受一般的毫針針灸治療的。

中醫針灸有助改善糖尿病併發症,例如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引起的肢體麻痹、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另外糖尿病患的其他症狀,例如尿頻、痛證、疲勞、失眠等都能通過針灸治療獲得改善。

但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不宜接受艾灸、溫針灸、刺絡拔罐等較高強度刺激的治療,同時亦應注意針灸穴位的衛生,例如接受針灸後避免立刻涉水入浴、游泳等。如出現皮下瘀斑的情況,可以用微溫的暖毛巾暖敷穴位,有助加快瘀血的吸收。

如有其他疑問或想獲取一對一的健康資訊,歡迎透過信箱功能查詢。按這裏了解 信箱的使用方法及回覆情報

參考資料

[1] 《黃帝內經》原文網址:https://ctext.org/huangdi-neijing/zh

[2] 《證治準繩.卷十二》原文網址: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802205

[3] 《醫學心悟.三消》原文網址:https://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475277

[4] Tian J, Jin D, Bao Q, Ding Q, Zhang H, Gao Z, Song J, Lian F, Tong X. Evidenc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Diabetes Obes Metab. 2019 Aug;21(8):1801-1816.

[5] Wei Y, Ding QY, Yeung C, Huang YS, Zhang BX, Zhang LL, Miao RY, Di S, Zhao LH, Tong XL. Evidence and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with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 J Diabetes Res. 2022 Aug 31;2022:2545476. 

[6] Chan KW, Kwong ASK, Tan KCB, Lui SL, Chan GCW, Ip TP, Yiu WH, Cowling BJ, Taam Wong V, Lao L, Feng Y, Lai KN, Tang SCW. Add-on Rehmannia-6-Based Chinese Medicine in Type 2 Diabetes and CKD: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23 Sep 1;18(9):1163-1174. 

error: 文章內容受保護中~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