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尷尬!了解產後漏尿的根源及應對之道

研究指有26%的婦女在產後會出現漏尿、尿失禁的問題,但卻往往因為尷尬而甚少被討論。從中醫、西醫角度了解產後小便相關症狀的原因,並透過中藥藥膳改善症狀。

產後漏尿是許多女性在生產後面臨的常見問題,研究指有26%的婦女在產後會出現尿失禁的問題[1],但卻往往因為尷尬而甚少被討論。但其實通過合理的治療和管理,媽媽們可以恢復對生活的控制,重拾自信,不再讓漏尿成為生活中的尷尬問題。

為何產後容易出現各種排尿問題?

產後漏尿的原因跟生產過程的骨盆底肌肉變化、激素水平變化、神經損傷和藥物影響有關:

首先,懷孕期間,隨著胎兒逐漸增大,會對骨盆底肌肉造成壓迫和拉伸,導致肌肉鬆弛。而生產過程中,產道擴張和胎兒娩出也會進一步加重骨盆底肌肉的損傷,造成骨盆底肌肉無法有效支撐尿道和膀胱,從而導致尿失禁。激素水平的變化對肌肉的張力亦有間接影響。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會升高,這些激素有助於維持骨盆底肌肉的張力。但當產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也會導致骨盆底肌肉的鬆弛,加重尿失禁症狀。

而在生產過程中,由於產鉗、胎吸等助產技術的使用,或產道撕裂、神經受壓等原因,亦可能會導致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經受損,或是尿道受壓和摩擦而出現水腫等問題,均會影響膀胱的控制功能。生產過程中使用的麻醉藥物可能會影響膀胱的正常功能,導致排尿困難。

以上因素除了導致尿失禁,亦有機會反過來,由於肌肉鬆弛及神經損傷而出現排尿不暢、尿潴留的問題。其他疾病例如產後尿路感染等,亦會加重症狀。

中醫如何看待產後漏尿問題?

中醫婦科學中,產後漏尿,或產後尿潴留被歸類為產後排尿異常的疾病。對於婦女產後的生理特點,中醫有「產後百節空虛」的說法,即是指生產過程中耗傷氣血,母體周身經絡都傾向處於氣血不足的狀態。而中醫認為特別是產後中氣不足、腎氣虛導致固攝無力,膀胱失守,從而引發尿失禁。

而腎氣不足亦會反過來導致排尿不順,中醫認為小便要順利排出,有賴腎氣對膀胱的溫煦,令膀胱氣化功能正常方能成事。但產後由於「百節空虛」,常見周身水道通調不利,膀胱氣化失司,繼而出現小便不通、點滴而下的症狀。如果由於生產過程引致產道損傷,例如由於滯產、生育後情緒壓力大等因素導致無法順利排尿,在中醫角度就多數跟氣滯血瘀的體質有關。

中藥補腎、提氣、固攝 有效改善產後排尿問題

針對產後腎氣虧虛、膀胱氣化失常的體質問題,中醫的經典方劑金匱腎氣丸是常用的良方,全方兼顧到溫補腎陽與滋補腎陰,亦有幫助恢復膀胱氣化功能的功效(參考 閱讀經典認識中藥方劑:金匱腎氣丸 了解更多關於金匱腎氣丸的出處及組方特點。)如果個別的媽媽兼夾中氣不足的情況,例如伴隨子宮下垂、遺尿及白帶量多而清稀等,可在補腎的基礎上加入升舉中氣的藥物,例如常用的黃芪、黨參;以及加入固澀收險的藥物,例如金櫻子、桑螵蛸等。反之,如果是產後氣化能力失調,小便不通的問題較明顯的話,則可在補腎中藥之上加入通利氣血水道的中藥,例如桔梗、車前子、牛膝等。總之,中醫用藥會隨著患者體質的差異而有所加減變動,以開出最能針對當下體質問題的處方。

預防產後漏尿的貼士

進行肌肉鍛練以及建立良好的排尿習慣對預防產後排尿症狀大有助益。

首先,新手媽媽宜恆常鍛練提肛運動,以增強骨盆底肌肉的力量和控制力;同時亦應避免長時間憋尿,因為憋尿會增加膀胱的壓力,令膀胱括約肌肉的放鬆和收縮失司,造成漏尿或排尿困難的問題,建議養成規律的排尿習慣,不要等到膀胱脹滿再排尿,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就建議成人每3-4小時排尿一次[2]

此外,定期運動以維持正常健康的體重亦非常重要,超重或肥胖會增加腹壓,繼而壓迫膀胱而造成排尿問題,但要注意的是小心選擇適合的運動,新產後的女性一般不建議一下子進行劇烈的負重運動,日常生活中提取重物亦應避免,因為負重運動同樣會增加腹壓,誘發排尿症狀。個別空中瑜珈的動作亦容易觸發漏尿情況,建議上課前先向瑜珈導師了解,避免進行部分項目。

腎補氣血八寶粥 預防產後排尿問題

所需材料(一人份量)

  • 粳米(大米的一種) 100 克
  • 紅棗 3 顆
  • 枸杞 10 克
  • 蓮子去芯 10 克
  • 桂圓 10 克
  • 芡實 10 克
  • 山藥 30 克
  • 薏米 30 克
  • 黑豆 15 克
  • 瘦肉片 50克

主要步驟:

  1. 將所有食材洗淨。薏米和黑豆洗淨後,浸泡 30 分鐘。
  2. 將浸泡後的黑豆炒熱至有香氣溢出。
  3. 將粳米及薏米放入鍋中,加入水煮至粥成後,再加入其他材料煮沸。煮粥的時間可視乎個人對粥的濃稠度要求而調整。

本藥膳由補腎健脾的食材組成,其中芡實、蓮子固腎,改善產後漏尿問題;薏米、黑豆補腎健脾而利水,針對產後由於腎氣虧虛,小便不通的症狀。煮粥亦相較於米飯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有助產後婦女調補氣血。但要注意的是,此藥膳升糖指數較高,加上有紅棗、桂圓等甜味藥材,曾有妊娠糖尿病或糖尿病患者應謹慎服用(參考 準媽媽小心!妊娠糖尿病對母子的影響:預防措施和護理建議 了解更多。)此外,本藥膳以補益為主,產後感染風邪,感冒患者亦不宜服用。

常見問題一:自然分娩及剖腹產分娩,哪種生育分式較易導致產後漏尿?

自然分娩和剖腹產均有可能導致產後漏尿,但研究指自然分娩的風險比剖腹產高出約2倍[3,4]。因為自然分娩過程中,產道和骨盆底肌肉會受到拉伸和撕裂,這可能會導致肌肉鬆弛和尿失禁。此外,產程延長或難產也可能增加產後漏尿的風險。而剖腹產由於沒有經過陰道分娩,骨盆底肌肉沒有受到直接的拉伸和撕裂,因此產後漏尿的風險可能較低,但剖腹產後腹部核心肌群受損,再加上要顧及後續的傷口護理而未能進行運動鍛練,以及手術期間有可能出現神經損傷等,亦有機會造成產後漏尿問題,只是其風險較自然分娩為低。產婦應根據自身情況和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

常見問題二:針灸有助改善產後排尿問題嗎?

中醫透過針灸或艾灸療法,能有效改善產後排尿問題。常用的針灸穴位有位於腹部的氣海、關元、中極等,均有提氣補氣的作用,再配上腰骶部的穴位例如腎俞、膀胱俞、腰陽關等,補腎固攝。特別是產後陽氣偏虛,容易惡寒、腹涼的女士,可以配合腹部及腰骶部艾灸療法,加強溫陽補益的作用。近年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研究就指在產後30分鐘、24小時及48小時三個時間點,對新產婦的神厥(臍部穴位)、八髎穴(位處腰骶部的穴位),以及湧泉穴(位處足心部的穴位)進行艾灸熱敷,有效改善產後尿潴留及腰骶少腹疼痛的症狀[5]。如果患者能夠接受針灸的感覺,建議可考慮透過針灸或艾灸的方法改善產後排尿問題,因為中醫選用的穴位能直接針對膀胱、腰腎等病位,對產後有可能造成的神經和骨盆底肌肉損傷等都有物理上的刺激作用,療效比需要經過消化系統吸收的內服中藥更加直接和顯著。

如有其他疑問或想獲取一對一的健康資訊,歡迎透過信箱功能查詢。按這裏了解 信箱的使用方法及回覆情報

參考資料

[1] Dai S, Chen H, Luo T. Prevalence and factors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among postpartum: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Pregnancy Childbirth. 2023 Oct 28;23(1):761. 

[2] https://www.nia.nih.gov/health/bladder-health-and-incontinence/15-tips-keep-your-bladder-healthy

[3] Rortveit G, Daltveit AK, Hannestad YS, Hunskaar S; Norwegian EPINCONT Study. Urinary incontinence after vaginal delivery or cesarean section. N Engl J Med. 2003 Mar 6;348(10):900-7. 

[4] Press JZ, Klein MC, Kaczorowski J, Liston RM, von Dadelszen P. Does cesarean section reduce postpartum urinary incontin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Birth. 2007 Sep;34(3):228-37.

[5] Zhu Y, et al. Effect of Acupoint Hot Compress on Postpartum Urinary Retention After Vaginal Deliver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2 May 2;5(5):e2213261.

error: 文章內容受保護中~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