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綜合症與不孕症 中藥調經幫助突破困境

多囊卵巢綜合症是導致婦女不孕的常見原因,從中醫、西醫角度認識多囊卵巢綜合症,透過中醫針對體質及月經週期的個體化治療,一邊調經,一邊備孕。

從中醫、西醫角度了解多囊卵巢綜合症,透過中醫調理預防及治療,以提高懷孕機會。

1分鐘閱讀文章重點

  • 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的常見病徵:月經不規律、毛髮增多、肥胖等。
  • 由於卵子質量欠佳、排卵不規律,加上子宮內膜不利於著床、妊娠糖尿病風險高等因素,PCOS患者較難成功懷孕產子。
  • 中醫治療PCOS患者的體質分型:痰濕阻滯型、肝鬱氣滯型、腎虛型、血瘀型等。
  • 中醫能根據月經週期變化用藥,促進排卵。
  • 配合基礎體溫紀錄、針灸與艾灸等輔助治療能改善卵巢功能,調節內分泌,促進正常排卵。

多囊卵巢綜合症(下文簡稱PCOS)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失調性疾病,研究顯示在中國約有10.01%的女性患有PCOS,而在被診斷患有不孕症的育齡婦女中就有13.69%患有PCOS[1],影響著希望懷孕的婦女。究竟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特徵和成因是甚麼?中醫有甚麼改善方法嗎?

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常見表現

  • 月經週期不規律
  • 毛髮增多(常見為面部鬍子區域、體毛增多)
  • 面部、額部及胸背部痤瘡增多
  • 肥胖
  • 有機會伴有高血糖等胰島素抵抗的代謝問題

為何會出現多囊卵巢綜合症?現代醫學的解釋

多囊卵巢綜合症主要與生殖荷爾蒙失調有關。正常的排卵過程依賴生殖荷爾蒙的週期性增長與減退,而這亦掌控著月經能否有規律地來潮以及收乾淨。假如生殖荷爾蒙水平紊斷,就會反映為月經不調:包括月經延後(每2月甚或半年至1年才來潮1次),或是每次來經日子斷斷續續、淋漓不斷。在接受影像學檢查時,PCOS患者的超聲波報告往往可見有多個少於10毫米的細小卵泡,卻沒有成熟的卵泡可排出,因而得名為「多囊卵巢」。以下為具體的致病因素:

1. 遺傳因素

PCOS患者常見在家庭中遺傳。如果母親或姐妹患有PCOS,女性患病風險較高[2]

2. 荷爾蒙失調

PCOS患者常見雄激素(又稱為「男性荷爾蒙」)的水平較高;而女性荷爾蒙(包括黃體素(LH)及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失衡,導致卵巢濾泡的發育和排卵過程受到干擾,無法排卵。

3. 血糖代謝失調

研究發現在年輕時被診斷出患有PCOS的女性有較高風險患上糖尿病,而懷孕期間出現妊娠糖尿的風險亦將大大提高[3]。由於PCOS患者易對胰島素出現抗阻反應,身體會自然釋出較多的胰島素去代謝血糖,高胰島素水平亦會刺激雄激素的產生,加劇PCOS的症狀。

4. 環境和生活方式因素

不良飲食和缺乏體育鍛煉會誘發胰島素抗阻和肥胖,加重荷爾蒙紊亂的情況,影響卵囊的正常生殖功能。

多囊卵巢綜合症如何影響生育能力?

就女方來說,女性卵子的質量良好、卵子能夠正常排出、精子和卵子能夠在正確的時機順利結合,以及子宮內膜能夠讓受精卵順利著床並發育等,均為成功懷孕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而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正正未能滿足以上條件,導致難以成孕。

1. 卵子質量欠佳

PCOS患者無法製造成熟的卵泡,卵巢亦無法排出卵子,自然無法成孕。

2. 排卵欠規律

PCOS患者往往見有月經不調的表現,夫婦無法跟據月經日子估算排卵期及受孕期,較難掌握適當的時機。

3. 子宮內膜耐受性欠佳

PCOS患者多見有月經延後,可能導致子宮內膜過厚,不利於受精卵的著床,從而影響懷孕或增加自然流產的風險。

4. 妊娠糖尿病的風險較高

假如成功懷孕,PCOS患者較容易出現妊娠糖尿病,導致流產的風險亦較高,影響正常生育。

中醫角度看多囊卵巢綜合症

中醫學上雖然無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病名,但從歷代醫家就月經後期、閉經,以及不孕症的論述都可以散見類近PCOS的論述。例如明末清初著名醫家傅青主,在其著作《傅青主女科》中提及肥胖不孕患者的體質特點,強調多由脾胃氣虛,痰濕內阻導致排卵欠規律[4];而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岳亦在《景岳全書・婦人規》中強調痰濕是婦科病症的重要病因之一。他認為痰濕阻滯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月經不調和不孕,這亦與PCOS患者常見的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等痰濕內阻現象相符[5]。參考歷代醫家的論述,可以歸納出PCOS患者的常見體質,以及相應的症狀和治法:

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常見體質常見症狀中醫治療大法常用方劑
痰濕阻滯型體重增加、月經延後、白帶量多、容易感到噁心、舌苔白膩等健脾祛濕、化痰調經二陳湯或蒼附導痰丸等
肝鬱氣滯型月經延後、經色偏暗、胸脅部位脹滿疼痛、情緒波動較大等疏肝解鬱、理氣調經柴胡疏肝散或逍遙散等
腎虛型月經延後、經量少而色淡,伴見腰膝酸軟、手足易涼等補腎益精調經右歸丸或六味地黃丸等
血瘀型月經延後、經行血塊量多、舌下瘀絡明顯等活血化瘀調經桃紅四物湯或血府逐瘀湯等

要注意的是,臨床上患者的體質分型較為複雜,常見為不同分型相兼夾雜的表現,例如肝鬱氣滯伴有血瘀等等,需要根據舌脈表現而辨別治療的主次,不能單純見有某一分型的症狀便選用相對應的方劑。

中醫針對月經週期調經助孕

對於求𠻸,中醫婦科常有「種子必先調經」的名言,對於經期紊亂的患者一般要求調理至三個月月經週期正常才可暫停覆診,對於沒有排卵的多囊卵囊綜合症患者,先恢復個人氣血的平衡,令荷爾蒙回復正常水平,從而增加成功排卵的機會的確非常重要,但若果有急切的生育需要,大可一邊調理一邊開始備孕,毋須強求三個月經期正常的指標。針對有懷孕訴求的PCOS患者,中醫師除了針對患者體質,亦須要按照月經週期的變化,在經期前、經行期間、經期後,以及排卵期之間調整用藥,以達到恢復正常月經週期,促進正常排卵。例如在經期前及經行期間適當使用行氣活血的香附、雞血藤,幫助經血順利排出,以利新一次月經週期的新血再生;經期後適當使用健脾養血的中藥,例如紅棗、圓肉等,有助經後恢復氣血,為排卵作預備;月經首天後推算約10-14天(為正常週期的排卵期),適當使用續斷、菟絲子、女貞子等補腎中藥,有助促進排卵,增加懷孕可能。

而為了提高用藥的準確度和增加懷孕機會,醫師或會額外要求患者自行記錄每天的基礎體溫、白帶及下陰出血的狀況等,有助醫師判斷患者的荷爾蒙水平,以及推斷有可能排卵的日子。跟服用荷爾蒙藥相比,針對體質及月經週期的個體化用藥正是中醫治療PCOS繼發不孕症患者的優勝之處。

延伸閱讀:1文認識基礎體溫中醫式解讀方法 輕鬆調經備孕

中醫針灸及艾灸綜合治療 增加懷孕機會

如果患者不抗拒針灸,結合針灸及艾灸治療將能更進一步提高懷孕機會,因為內服中藥需要患者消化吸收方能發揮功效,但針灸治療選用腹部等接近病位:子宮部的穴位,能直接調節內分泌、改善卵巢功能,例如常用的腹部穴位有關元、氣海、子宮穴等,配合脾胃經、腎經的穴位如三陰交、足三里、太溪等,起到調脾腎等改善整體體質的作用。針對體質屬腎陽虛,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畏寒惡風的患者,在腹部或腰骶部進行艾灸亦有助溫補腎陽,改善氣血循環,亦有助恢復正常的排卵及月經週期。

儘管多囊卵巢綜合症對生育能力構成顯著挑戰,但通過適當的個性化治療,配合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體重控制等,女性在面對這一狀況時可以大大提高懷孕的機會。

常見問題一: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可以吃當歸、黃豆嗎?

不少患者會因為當歸含有雌性激素而卻步,擔心會加重荷爾蒙失衡的情況。但不少研究已證實當歸所含的雌激素跟人體及動物性雌激素不同[6],適量應用當歸更能因為其養血、活血的效果而改善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無排卵的問題[7]。上文引述用以改善體質屬肝鬱氣滯型的逍遙散、右歸丸等正正含有當歸,經中醫師診治辨證後可以放心服用。

而由於黃豆所含的亦是健康的植物性雌激素,研究亦證實黃豆所含的大豆異黃酮有助預防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出現心血管病變,改善膽固醇水平,以及改善內分泌紊亂的情況[8]。而中醫角度黃豆性味平和,有健脾利水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濕氣重,容易水腫、周身困重的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而言,是可以放心適量服用的。

常見問題二: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在飲食上有甚麼禁忌嗎?

上述問題提到當歸的植物性雌激素不會加重人體荷爾蒙紊亂的情況,但含有其他性質的激素食物則應減少服用,例如常見含有天然激素的燕窩、雪蛤膏等。養殖類花膠、海參亦有機會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加上此類補益滋膩的食物有礙腸胃消化,在中醫角度下阻礙消化功能容易滋濕生痰,對體質屬於脾虛痰濕型,容易消化不良的患者尤為不合適。

除了富含激素的食物,高糖的精製食品,例如面包、蛋糕,以及含糖的飲料等亦只宜少量進食,以減低出現胰島素抗阻的風險。其次,高脂肪的食物例如雞皮等亦應減少服用。部分患者服用乳製品後或會出現消化不良,繼而影響吸收及擾亂荷爾蒙水平[9],如果服用乳製品例如芝士、牛奶後出現腹瀉的患者,亦應避免過量服用。

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常見表現:
患者的影像學超聲波報告往往可見卵巢有多個少於10毫米的細小卵泡
月經週期不規律
毛髮增多(常見為面部鬍子區域、體毛增多)
面部、額部及胸背部痤瘡增多
肥胖
有機會伴有高血糖等胰島素抵抗的代謝問題
有機會患上不孕症
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應少食以下食物:
富今天然激素、人造激素的食物、高糖的精製食品,以及高脂肪食品。

常見問題三: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會增加患上其他婦科病,例如癌症的風險嗎?

由於PCOS常見有荷爾蒙水平混亂的問題,這會影響一身的新陳代謝,繼而導致罹患某些癌症的風險較高,特別是子宮內膜癌。研究指PCOS患者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普通女性的五倍。這主要是由於這些患者通常有不規則的月經週期和無排卵現象,子宮不懂得規律性地收縮排出經血,從而增加子宮內膜增生和癌變的風險[10]。不少PCOS患者因為習慣了月經3-6月才來潮一次,容易變得不以為意而忽略了進行婦科檢查的重要,但月經不規律正是其他婦科病變的常見表現,因此,患者應每半年至一年進行婦科檢查,以排除身體出現其他病變,或是及早發現癌變的苗頭。

如有其他疑問或想獲取一對一的健康資訊,歡迎透過信箱功能查詢。按這裏了解 信箱的使用方法及回覆情報

參考資料

[1] Wu Q, Gao J, Bai D, Yang Z, Liao Q. The prevalence of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in Chinese women: a meta-analysis. Ann Palliat Med. 2021 Jan;10(1):74-87.

[2] Azziz R, Kashar-Miller MD. Family history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0;13 Suppl 5:1303-6. 

[3] Ng NYH, Wu H, Lau ESH, Zhang X, Yang A, Tsang AYT, Yau TTL, Kong APS, Ng K, Chung JPW, Chow EYK, Chan JCN, Cheung LP, Luk AOY, Ma RCW. Young-onset diabete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territory-wid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Hong Kong.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2023 May;199:110640.

[4] 《傅青主女科》原文網址:https://www.theqi.com/cmed/oldbook/fu/fu_03a.html

[5] 《景岳全書》原文網址:https://jicheng.tw/tcm/book/景岳全書/index.html

[6] Zeng LH, Rana S, Hussain L, Asif M, Mehmood MH, Imran I, Younas A, Mahdy A, Al-Joufi FA, Abed S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Disorder of Reproductive Age, Its Pathogenesis, and a Discussion on the Emerging Role of Herbal Remedies. Front Pharmacol. 2022 Jul 18;13:874914. 

[7] Gao Y, Mo S, Cao H, Zhi Y, Ma X, Huang Z, Li B, Wu J, Zhang K, Jin L. The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 root aqueous extract based on RNA sequencing and 16S rDNA sequencing in alleviating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hytomedicine. 2023 Nov;120:155013.

[8] Khani B, Mehrabian F, Khalesi E, Eshraghi A. Effect of soy phytoestrogen on metabolic and hormonal disturbance of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Res Med Sci. 2011;16:297–302.

[9] PCOS Nutrition Centre: https://www.pcosnutrition.com/dairy/

[10] Shetty C, Rizvi SMHA, Sharaf J, Williams KD, Tariq M, Acharekar MV, Guerrero Saldivia SE, Unnikrishnan SN, Chavarria YY, Akindele AO, Jalkh APC, Eastmond AK, Hamid P. Risk of Gynecological Cancers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nd the Pathophysiology of Association. Cureus. 2023 Apr 7;15(4):e37266. 

error: 文章內容受保護中~Content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