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神湯是在坊間較易品嚐得到的藥膳食療,無論是中、台式餐廳都有機會點到這道養生食療。它不僅美味,而且具備多重功效,特別對腸胃虛弱、體質較虛弱的人士有調理作用。而且製作四神湯需要的材料少(只包含四味食材,非素食者可以加入豬肚、豬腸或排骨等一同燉煮增加風味。)另外亦可針對不同體質和症狀的人士,與其他食材靈活配搭,看完本篇文章你將能輕鬆調配屬於自己和身邊人的養生四神湯,讓你從此對這道傳統藥膳有更全面的了解。
快速連結
四神湯有哪「四神」?
其實四神湯的名字原來又稱為「四臣湯[1]」,相傳清朝乾隆皇帝南巡時,四位大臣因旅途勞累,身體不適,於是有名醫開了由「芡實、蓮子、淮山、茯苓」這四種藥材燉豬肚的處方,四位大臣喝後迅速恢復體力。乾隆欣喜之餘,便將此藥膳命名為「四臣湯」,後來因台語中「臣」與「神」的發音相近,加上此湯補益功效如神,就逐漸演變成如今的「四神湯」。所以四神湯的「四神」,原指皇帝身邊的四位大臣,後來剛好藥方包含了四味中藥材,因此又慢慢指代了「芡實、蓮子、懷山、茯苓」作為「四臣」或「四神」。
不過,後世的食店為了增加藥膳口感、減少藥材味道,以及降低製作成本等因素,多數用薏米取代茯苓,因此現今不少稱為「四神湯」或是「四神粉」的配方中,都有機會去掉了茯苓,換成了薏苡仁,大家在購入湯包或相關產品的時候不妨留意一下具體的配方。
傳統「四神」的藥性特點
芡實:健脾補腎
芡實味甘,性平和,有收澀的特性,因此有固腎益精、健脾止瀉的功效。芡實常被用於改善脾胃虛弱、腹瀉、女性白帶量多或是男士遺精等症狀。它也是四神湯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幫助調理身體,提高免疫力。
蓮子:安神止瀉
蓮子的性味和芡實相同,同樣有收澀的特性,因此亦能固腎、補脾止瀉。此外,蓮子又入心經,有養心安神的功效。它不僅能夠增強消化系統的功能,還有助於緩解失眠、心悸等症狀。作為四神湯的重要藥材之一,蓮子為整體湯品增添了鎮靜與滋補的作用。
懷山(山藥):補肺脾腎
懷山藥味甘,性平和,有補脾肺、益腎固精的效果。山藥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能夠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並且常被用作氣虛體質的滋補食品。
延伸閱讀: 清爽不傷胃:懷山藥涼拌小吃 夏日必備
茯苓:健脾滲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和,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適合用於改善水腫、消化不良、失眠等問題。茯苓不僅可以調整水液代謝,還對神經系統有良好的調節作用。
配合市面上常加入的豬肚、豬腸或排骨,以形補形,既能增強口感,亦提供更豐富的蛋白質和營養。全方平補肺、脾、腎、心,而且在補益的同時又有滲濕的作用,令全方不至於像參類、阿膠藥膳一樣滋膩,適合容易消化不良、肚脹,俗稱「虛不受補」的人士。
四神湯的茯苓可以換成為薏米嗎?
薏米作為中藥材又稱為薏苡仁,根據藥典,薏苡仁和茯苓一樣味甘淡,有健脾利水的效果[2]。但生薏米性偏涼,沒有茯苓平和的特性,對於平時容易感到腹部有寒意、大便偏軟爛的虛寒人士,就不宜使用偏寒涼的生薏米;如果是經炒製過後的熟薏米,性味轉變為溫性,則可以加入四神湯之中。
除了寒涼屬性要注意之外,薏苡仁就沒有茯苓寧心安神的鎮靜作用,希望改善睡眠質素的人士,最好還是選用傳統含有茯苓的配方。但另一方面,因為薏苡仁入脾、胃、肺經,對於有肺系疾患,例如咳痰量多,而且屬於膿痰的人士,薏苡仁有清熱排膿的功效,此時大可加入生薏米一同製作藥膳。
四神湯的四大神效
四神湯的功效,絕對不止於「補」的層面。對於想要從內到外進行全方位調理的人來說,它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之一。讓我們來看看它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功效吧!
調理腸胃功能
對於經常感到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的人來說,四神湯是一道絕佳的養胃食療。茯苓與山藥的健脾效果能幫助提升消化功能,減少腹脹、腹瀉等症狀。茯苓亦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避免水腫問題。
服用建議:若經常感到消化不良,建議每週喝2-3次四神湯來穩定腸胃功能。
增強免疫力
山藥含有豐富的薯蕷多醣,這是一種具有增強免疫力的天然成分。長期服用四神湯,能幫助增強身體對抗外界病菌的能力,特別適合在季節變換時飲用,有助於抵禦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特別適合體弱多病者或經常感到疲憊的人群。研究亦發現山藥提取物能顯著改善糖尿病合併腎病患者的尿蛋白指數[3],亦有助改善糖尿病患的血糖水平[4],現代藥理研究估計這是由於懷山藥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有助減慢身體吸收糖分的速度,繼而有助降低血糖。
改善氣血不足
氣血不足會導致疲憊、面色黯淡、四肢冰冷,而四神湯中的蓮子與山藥能補益腎氣、強化氣血循環。對於容易手腳冰冷、貧血或體力不足的人來說,四神湯有助於提升體力、改善手腳冰冷的問題。
調節睡眠品質
現代人壓力大、睡眠品質差,而四神湯中的茯苓與蓮子皆有寧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失眠、多夢、心悸等問題。秋冬時在午後或晚餐後半小時左右,享用一碗暖心的四神湯,將有助放鬆身心,有助入睡。
如何製作四神湯?自製藥膳調補四臟
所需材料(一人份量)
- 蓮子 12克
- 茯苓 12克
- 山藥 30克
- 芡實 12克
- 豬肚或豬腸 150克
- 生薑 3片
- 米酒 適量
- 鹽 適量
- 水 約1升
製作步驟
- 將蓮子去芯,和茯苓、山藥和芡實等四味中藥材洗淨備用
- 將豬肚洗淨,滾水入鍋,加入薑片、米酒汆燙約30 分鐘,撈出備用
- 將所有材料放入湯鍋中,加水以大火煮沸後轉小火慢煮約1小時
- 關火後按個人喜好加入適量鹽調味


四神湯的其他藥膳搭配
除了單獨飲用四神湯外,我們還可以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不同的藥膳搭配,達到更好的療效。以下幾種搭配方式,讓你的四神湯更加豐富、功效更顯著!
加入枸杞,補血明目
枸杞富含胡蘿蔔素和維生素A,能保護眼睛,改善視力。而在中醫角度,枸杞子能滋補肝腎,同時它還有補血的功效,對於女性朋友來說尤其適合。
加入紅棗,滋補養顏
紅棗能補中益氣、養血安神。如果血糖穩定,建議女士們可以在經期後加入與四神湯一起燉煮,不僅能提升湯的香甜味道,還有滋補氣血、改善皮膚氣色的功效。
加入陳皮,健胃行氣
陳皮具有理氣健胃、化痰止咳的作用,對於經常感到胃脹氣,或是喉嚨容易有痰的人來說,是個不錯的搭配選擇。
傳統的四神湯用到豬肚以形補形,但素食者大可單用四味藥材,配合腰果、核桃等增加鮮味。不想處理內臟的人士,亦可用瘦肉代替豬肚或豬腸,一樣有肉材的蛋白質和營養。無論是調理腸胃、改善氣血,還是增強免疫力,四神湯都能發揮其獨特的功效。適當地將它融入日常飲食中,能夠為你的健康增添一道有力的屏障。同時,根據個人需求進行藥膳搭配,也能使其功效更加全面。
常見問題一:四神湯適合每天飲用嗎?
四神湯雖然有調理身體的功效,但由於製作的時候多會加入肉材或內臟一同燉煮,營養量大,建議一週飲用1-2次即可,避免過度進補而致營養過盛。而坊間常見的四神粉,主要是由四味藥材(請注意是使用了茯苓還是薏苡仁)磨粉製成,一般可以加入燕麥、牛奶等一同服用,四神粉的服用份量相對較少,加上沒有加入肉材燉煮,可以每日服用。
常見問題二:是否人人都可以飲四神湯?
四神湯的藥性平和,但為了去除肉材或內臟的騷味,在烹煮過程中多數會加入米酒等一同燉煮,過別對酒精敏感的人士,例如幼童等不宜服用。而酒精會對胎兒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因此亦不建議孕婦飲服。
如有其他疑問或想獲取一對一的健康資訊,歡迎透過信箱功能查詢。按這裏了解 信箱的使用方法及回覆情報。
參考資料
[1]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臺灣學術網路第六版 中華民國教育部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43720&la=0&powerMode=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
[3] Wang C, Li S, Meng J, Xia M, Bo Q, Ying W. Meta-analysis of Huangqi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 Chinese Yam (Rhizoma Dioscoreae)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Altern Ther Health Med. 2023 Nov;29(8):840-845.
[4] Alharazi WZ, McGowen A, Rose P, Jethwa PH. Could consumption of yam (Dioscorea) or its extract be beneficial in controlling glyca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Br J Nutr. 2022 Aug 28;128(4):613-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