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促排卵藥膳合集 希望懷孕、無排卵的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都適合

中醫促排卵調經的週期療法,來經期間、經期後、排卵期以及排卵後各個階段,都可以根據體質製作不同的藥膳食療。透過階段性的體質調理,可以有效改善無排卵、月經混亂、多囊卵巢綜合症,甚至不孕等問題,在調經的同時其他的全身症狀都會得到改善。

促排卵藥膳。特別適合月經混亂、不孕症,以及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

1分鐘閱讀文章重點

  • 中醫根據行經期、經後期、排卵期、排卵後期4階段調理體質。
  • 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是導致無排卵、不孕症的常見原因,而中醫藥膳能幫助調經備孕。
  • 西藥排卵治療不適用於有卵巢囊腫、肝腎功能異常,或是高齡的女性。
  • 中醫藥膳促排卵以健脾疏肝、養血補腎為主,重視整體體質、飲食與生活作息的調整。

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是導致女性不孕的常見原因之一,尤其是對於無排卵或排卵不規律的患者。傳統西醫治療往往依賴於荷爾蒙藥物,若果在進行荷爾蒙治療的前後階段配合中醫藥膳改善體質,將有助減輕荷爾蒙藥物的副作用,並能幫助促排卵及改善全身的其他症狀。認識中醫如何看待無排卵的問題,透過簡單的藥膳料理調經、促排卵、助孕。

為甚麼會無排卵?

正常的月經週期取決於生殖荷爾蒙的週期性變化,這些荷爾蒙控制著月經的規律性和品質。如果生殖荷爾蒙的水平出現異常,將導致月經不規則現象,包括月經延遲(每2個月或半年至1年才來一次)、或者經期間歇性、持續性的問題。在進行影像學檢查時,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的超聲波報告通常會顯示多個直徑小於10毫米的卵泡,但沒有成熟的卵泡釋放,造成多卵卵巢綜合症患者「無排卵」的問題。

延伸閱讀:多囊卵巢綜合症與不孕症 中藥調經幫助突破困境

可以靠食西藥排卵藥來促排卵嗎?

排卵功能異常,特別是極少排卵、不排卵或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的患者都可以透過西藥排卵藥得到改善。西藥排卵藥通常能準確而有效地將經期調整規律,並提升懷孕的成功機率。不過非所有人都適合使用排卵藥,同時亦有一定的副作用:

不適合服用西藥排卵藥的人群

1. 患有卵巢囊腫或卵巢過度刺激症候群(OHSS)的人士:已有卵巢囊腫或卵巢過度刺激的症狀者,不建議使用排卵藥。

2. 肝腎功能異常:肝臟或腎臟功能有異常者,應避免服用排卵藥。

3. 內分泌疾病患者:如患有嚴重的內分泌疾病,例如甲狀腺機能異常、糖尿病等,需謹慎使用。

4. 高齡女性(38歲以上):年齡較大者,使用排卵藥的成功率相對較低,應與醫師討論更合適的治療方案[1]

西藥排卵藥的副作用

排卵藥作為一類激素藥物,對於體內的激素平衡有一定影響,因此可能會引發以下副作用:

  1. 噁心、頭暈:這些是最常見的症狀,通常會在服藥後數天內出現。
  2. 體重增加與掉髮:長期使用排卵藥可能會影響代謝,導致體重變化及掉髮。
  3. 視力模糊:有些患者可能會出現短暫的視力問題。
  4. 子宮內膜變薄:排卵藥可能會使子宮內膜變薄,進而影響胚胎著床。

可見西藥排卵藥並非萬全的對策,臨床上不少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即使在完成西藥排卵藥療程後,用藥期間週期正常,一旦停藥慢慢又出現了排卵不規律、月經延後的情況。而且在西藥排卵藥的影響下,子宮內膜變薄,月經量亦相對變少,對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來說,並不是一個可持續的治療方案。

促排卵西藥的不適合人群
促排卵西藥的副作用

中醫促排卵:著重病人的整體體質

中醫促排卵並不只會著眼於卵巢或是荷爾蒙本身,而是會從患者的生活作息、整體體質、飲食健康及精神壓力等方面,輔以舌診和脈診,來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診斷,目的是找出無排卵的根源,並矯正體質,在促進卵巢功能恢復正常的同時,其他的全身症狀亦會得到改善。

按照月經週期的體質特點製作藥膳吧!

和西醫學的觀點相類似,中醫認為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下,女士的體質都會有週期性的轉變。不過中西醫對於週期的著眼點有一點出入:西醫的荷爾蒙治療多數重視調整卵巢週期(根據荷爾蒙水平的狀況,分為濾泡期、排卵期和黃體期);中醫則著眼於子宮內膜週期(根據子宮內膜的厚薄和行經的時間,分為行經期、增生期和分泌期),在不同的階段體質都會有改善,因此會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一、月經行經期(在卵巢週期的濾泡期前半段)

濾泡期開始於月經的第一天,持續至排卵之前,所以行經期間一般屬於濾泡期的前半段。西醫觀點下,此時卵巢內的濾泡逐漸發育,並在荷爾蒙的影響下,準備釋放卵子。而在中醫角度,行經期間月經來得順暢與否,亦會影響著下一次月經的表現,在治療上會較為著重於令月經來得順暢,理想的表現為月經前期的啡色分泌物較少,月經色紅而不暗,如果平時嘴唇顏色偏暗、來經之前經痛明顯等屬於瘀血體質的人士,在行經期間更會選用活血祛瘀的中藥,因為中醫理論下「舊血不去,則新血斷然不生[2]。」透過順著經期來活血祛瘀,期望有部分血塊排出,將子宮內環境調整成適合下一次月經來臨的狀態。

針對月經偏向延後、經前有嚴重經痛、月經色暗或夾有血塊的人士,行經期間可以考慮以下藥膳食療:

活血調經 合歡皮花茶

所需食材

  • 合歡皮 6克
  • 玫瑰花 6克
  • 水 約250毫升
  • 蜂蜜 按個人喜好加入

製作步驟

  1. 將合歡皮和玫瑰花輕輕沖洗,去除雜質
  2. 加入約250毫升的熱水
  3. 蓋上壺或瓶子,浸泡約10-15分鐘
  4. 待茶飲轉涼後視乎個人口味加入適量蜂蜜拌勻即可

合歡皮和玫瑰花均有行血活血、舒肝解鬱的特點,將之焗成花茶,在經行期間飲服,有助屬於氣滯血瘀體質的人士經期來得順暢,同時亦能舒緩來經前期的煩燥、乳房脹痛等症狀。

延伸閱讀:安神解鬱 令人歡樂無憂!合歡花和合歡皮的功效比較

延伸閱讀:品味玫瑰花的養生秘密:療癒身心的藥膳良方

不過要注意的是,活血祛瘀藥的使用尺度因人而異,若果拿㘿不當可能會導致月經量過多或是月經期延長不淨的問題,特別是平時容易體倦乏力、面青唇白、容易感冒等屬於氣虛血虛的人士,更加不宜過用活血祛瘀的中藥,以免加重虛弱的情況。懷孕期間亦不能服用本藥膳。

二、月經乾淨後至排卵之前(在卵巢週期的濾泡期後半段)

月經乾淨後,卵巢內的濾泡還未完全發育成熟,假設一般經期持續5-7天,濾泡往往需要多7-9天的時間才能排卵,所以排卵日較常會落在由月經第一天數起的12-14天。臨床上,濾泡期過長可能導致月經週期延長,這通常與內分泌失調或多囊性卵巢等因素有關。而中醫角度下,月經期間經血的耗損導致整體屬於氣血偏虛弱的狀態,適宜調補氣血,為排卵作預備,所以月經乾淨後就不會再活血祛瘀,而是以養血為主。若果平時月經乾淨後容易感到疲倦、手腳凍,或是經後特別容易感冒等,可以考慮在這個階段製作以下的藥膳食療:

養血補血 桂圓紅棗紅豆沙

所需食材(2人份量)

  • 龍眼肉 20克
  • 紅棗 5-6顆
  • 紅豆 50克
  • 陳皮 1片
  • 冰糖 適量
  • 水 約1升

製作步驟

  1. 將紅豆洗淨後泡水 2 小時,然後瀝乾水分
  2. 將紅棗去核,龍眼肉去核備用
  3. 鍋中加水,放入紅豆,用中火煮至快要軟爛
  4. 加入紅棗、龍眼肉和陳皮繼續煮約 20 分鐘,直到紅豆軟爛
  5. 加入適量冰糖調味,煮至糖完全溶解即可

龍眼肉、紅棗和紅豆都有養血補血的作用,適合月經乾淨後稍作調補。由於甜品糖水較難消化,所以配上陳皮健脾和胃。這款糖水適合在月經乾淨後連續飲用1-2天。糖尿病患者可以用羅漢果糖等代替冰糖,亦應視乎血糖情況酌量減少紅棗和龍眼肉的份量。

三、兩次月經之間:排卵期

在濾泡期結束後,卵巢會釋放出成熟的卵子,這便是排卵的過程。此時,女性體內的雌激素達到高峰,刺激腦下垂體分泌大量的黃體生成激素(LH),導致排卵發生。排卵通常在LH高峰後的24至36小時內發生。由於黃體生成激素達至高峰之後會經由尿液排出,因此坊間的排卵試紙就是透過檢測尿液中黃體生成激素的濃度來預測排卵時機,對於希望懷孕的患者尤其重要。

而在中醫角度,月經乾淨之後子宮內膜變薄,去到兩次月經之間的排卵期,是子宮內膜再次慢慢增生的階段。這時身體的陰血慢慢累積,如果女性腎氣充盛,在陰陽二氣交互作用下就會促成排卵,在中醫稱為「絪縕的候[3]」。此時治療要在養血滋陰的同時,配合補腎陽的中藥,作為身體排卵的動力,建議以下的促排卵藥膳食療:

促排卵藥膳 黑木耳鮮蠔炒蛋

所需食材

  • 黑木耳 3朵
  • 蛋 2隻
  • 新鮮牡蠣 150克
  • 枸杞子 6克
  • 蔥段、辣椒絲 適量
  • 鹽、生抽、油 適量

製作步驟

  1. 將黑木耳泡軟後切絲,蛋打散成蛋液
  2. 熱鍋後倒入適量油,爆香蔥段,加入黑木耳和枸杞炒至軟身
  3. 加入蠔翻炒片刻,淋入少許生抽調味
  4. 倒入蛋液,快速攪拌均勻,讓蛋液包裹在其他食材上
  5. 加入適量鹽和辣椒絲調味,食材炒至熟透後即成

鮮蠔(又稱牡蠣)有養血補腎的作用,加上營養價值豐富,鈣含量高,因此又有「海中牛奶」的別稱,配合枸杞子、黑木耳補血養血,而雞蛋作為雞卵,有補血養陰的作用,同時能「以卵補卵」。除了形補之外,中醫方劑黃連阿膠湯中亦使用了雞蛋黃作為中藥的一種,治療由於陰陽二氣不相順接而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煮藥的過程亦強調將蛋黃加入並快速攪拌均勻,古時以此入藥,就像太極圖一樣象徵陰陽二氣的交互作用,因此在排卵期進食雞蛋料理亦有幫助。

促排卵藥膳 菟絲子三文魚粥

所需食材

  • 菟絲子 15克
  • 三文魚(鮮或冷凍均可)150克
  • 粳米 150克
  • 生薑 1片
  • 鹽 適量
  • 水 約800-1000ml(可視乎個人對粥的濃稠度要求而調整)

製作步驟

  1. 菟絲子洗淨後浸泡約 15 分鐘至軟化,瀝乾水分
  2. 將粳米洗淨、三文魚洗淨後切小塊備用
  3. 鍋中加水,加入粳米、菟絲子、生薑片和三文魚
  4. 用中小火煮至三文魚熟透、米熟粥成,期間不斷攪拌以免粘鍋
  5. 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
  6. 煮粥的時間可視乎個人對粥的濃稠度要求而調整

中藥菟絲子能補腎壯陽和安胎,研究分析反映利用菟絲子治療女性不孕症後懷孕機率有所提升[4]。而藥膳配合三文魚煮成藥膳粥,又有溫補脾胃的作用,除了促排卵外,在秋冬季亦是理想的補益藥膳。

促排卵藥膳:黑木耳鮮蠔炒蛋
促排卵藥膳:菟絲子三文魚粥

四、排卵後至到懷孕或是下次月經之前(黃體期:孕育的準備)

排卵後,濾泡變化為黃體,黃體開始分泌黃體素(助孕酮)和雌激素,子宮內膜也進入分泌期,為受精卵的著床做準備。如果未受孕,黃體會逐漸退化,激素水平下降,子宮內膜剝落,進而進入下一個月經週期。臨床上假如女性沒有生育要求,亦確保沒有懷孕的可能,在排卵後的調經方向以改善原來的體質為主,例如平時容易出現情緒波動、口苦、乳房脹痛等體質屬於肝鬱氣滯的人士,就以疏肝解鬱為主;平時容易感冒、怕凍、胃口差等體質屬於氣虛的人士,就以補氣健脾為主等等。

如果是希望懷孕的女士,由於排卵後直到驗孕能驗出懷孕與否的時間難以預測,因此排卵後多會先假設為有懷孕的狀態,治療以補腎安胎為主。這段期間的作息飲食建議以有懷孕為前提,飲食清淡,避免飲酒,有需要時亦可找醫療提供者進行調理,直至確認有月經來臨而並非懷孕,再又開始新一次月經週期的調理。

而以下介紹的藥膳是無論有沒有懷孕皆可進食的,有孕則安胎,無孕則補腎,預備下一週期濾泡的發育。

補腎安胎 桑椹寄生燉雞湯

所需食材

  • 雞肉 約150克
  • 桑椹 15克
  • 百合 15克
  • 桑寄生 12克
  • 紅棗 2顆
  • 水 約1升
  • 鹽 適量

製作步驟

  1. 將雞洗淨切塊,白水煮滾後將雞肉汆燙至去血水,撇去浮沫後撈出備用
  2. 將桑椹、百合、桑寄生和紅棗洗淨後,紅棗去核備用
  3. 鍋中加水,放入所有食材用大火煮滾後轉小火
  4. 燉煮約1.5 小時至雞肉軟熟
  5. 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鹽調味

桑椹、桑寄生都有補腎安胎的功效,若選用黑桑椹,亦有烏黑髮的功效,無論有沒有懷孕需求都可以適量服用。配合紅棗、百合燉成雞湯,滋補養生的功效,適合於秋冬時節飲用。

透過這樣的階段性體質調理,可以有效改善排卵障礙、多囊卵巢綜合症、月經週期不規則等問題,而且還能從根本上調整體質。但要注意的是,本篇介紹的藥膳食材以補益為主,若有感冒症狀,例如發燒、頭痛身痛、喉嚨痛等症狀則不宜服用。

延伸閱讀:中醫養生:新冠肺炎後感冒不敗的飲食指南

常見問題一:甚麼人士適合接受中藥促排卵調經的週期療法?

中藥促排卵調經的週期療法適合以下幾類人群:

1. 多囊卵巢綜合症(PCOS)患者:這類患者的卵巢無法正常排卵。中藥週期療法可以幫助調節荷爾蒙平衡,改善排卵功能。

2. 卵巢功能低下者:隨著年齡增長,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部分女性可能會面臨卵巢早衰的問題。中藥促排卵調經的週期療法可以幫助延緩卵巢衰老,提升排卵能力,並改善子宮內膜的容受性,增加受精卵著床並懷孕的機會。

3. 月經不調者:月經提前、延後,或是先後不定期等,這些情況常伴隨無排卵或排卵不規律的情況。中藥週期療法能夠調節月經週期,恢復正常的排卵狀態。

4. 上文提及不適合接受西藥排卵藥治療的人群

常見問題二:中藥促排卵需要多長時間見效?

中藥的效果因人而異,一般會建議透過中藥及藥膳調理3個月經週期,但具體的治療時間還需根據個人體質與症狀決定。如果3個月經週期規律而且經行症狀得到緩解,一般就可以毋須再覆診,亦可考慮單純透過藥膳茶飲來維持健康的體質。

常見問題三:如果已經開始了西醫的排卵藥治療,還可以食中藥嗎?

在排卵藥的使用過程中,身體的激素水平變化較大,最好暫停服用中藥,或是簡單地配搭藥膳茶飲進行體質調理就可。如果真的希望繼續服用中藥,患者必須將自己服用排卵藥的情況明確地告知醫師,再由醫師判斷體質用藥。如果正在服用西藥排卵藥,中醫會避免使用含有大量雌激素成分的中藥,例如當歸、熟地等,亦會少用過度補氣活血的中藥,例如黨參、丹參等等,以免與排卵藥產生互斥作用,導致體內激素波動過大,影響排卵藥的效果。

如果希望中西醫結合來改善無排卵問題,一般建議在排卵藥的療程開始前進行三個月的中醫調理,以達到最佳效果。在這段時間內,中醫會根據患者的經期狀況、身體反應等進行個性化的處方調整。同時中醫亦會要求患者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排除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月經不規律(例如卵巢囊腫、癌變等等)。理想的情況下,透過中藥調理令月經連續3個週期都恢復規律之後,可以暫停中藥治療稍作觀察。如果中藥調經期間月經超過6個月未有行經,才建議透過口服排卵藥來通經,將子宮內環境重整一次,之後再開始中藥調經。

常見問題四:沒有懷孕需求的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是否就不用刻意調經?

假如沒有懷孕需求,確實是沒有必要服用西藥排卵藥,以免由於激素水平的波動而帶來副作用。但在中醫角度,即使沒有懷孕需求,多囊卵巢綜合症患者,或是月經週期不規律的女性,往往會伴隨其他全身症狀,例如暗瘡、焦慮、失眠等,這些症狀都和自身體質問題有關,透過中醫調理改善體質,可以在不刻意追求月經規律的同時,緩解整體的不適症狀,改善生活質量。臨床上每位患者的需求的有異,假如沒有懷孕的打算,西醫會給予的建議可能是定期進行婦檢,或是「睇中醫調理」,這是由於中醫治療並非單純地無月經就醫到有月經,而是著眼於改善核心體質,提升自身免疫力,這也是中醫的優勝之處。

如有其他疑問或想獲取一對一的健康資訊,歡迎透過信箱功能查詢。按這裏了解 信箱的使用方法及回覆情報

參考資料

[1] Dovey S, Sneeringer RM, Penzias AS. Clomiphene citrate and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analysis of more than 4100 cycles. Fertil Steril. 2008 Dec;90(6):2281-6.

[2] 《血證論》原文網址:https://jicheng.tw/tcm/book/血證論/index.html

[3] 《周易・繫辭下》述:「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原文網址:https://ctext.org/book-of-changes/xi-ci-xia/zh

[4] Hyun JY, Jung HS, Park JY. Herbal therapeutics for female infertili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Ethnopharmacol. 2024 Jan 30;319(Pt 2):117258. 

error: 文章內容受保護中~Content protected!